摘要:傳統被動光鐘激光鎖頻系統的頻率穩定度最終受限于由布朗運動導致的腔長熱噪聲,是目前光頻標發展面臨的主要技術瓶頸之一.主動式新型光頻標利用光學諧振腔的弱反饋在原子躍遷能級間形成多原子相干受激輻射,該受激輻射輸出信號可直接作為鐘躍遷信號使用,相比于被動光鐘,主動光中原理上可實現更窄的量子極限線寬,并具有腔牽引抑制優勢.分別介紹了國內外在主動光頻標研究現狀,主要介紹北京大學在該研究方向取得的理論及實驗研究進展.為了實現窄線寬連續型主動光頻標,提出雙波長好壞腔方案減小剩余腔牽引效應對四能級主動光鐘的影響,其中Nd:YAG 1064nm好腔激光和銫原子1470nm壞腔激光共腔輸出,分別工作在好、壞腔區域,好腔激光通過Pound-Drever-Hall(PDH)穩頻技術鎖定主動光鐘諧振腔的腔長,由于壞腔激光相比于好腔激光具有腔牽引抑制優勢,因此壞腔激光線寬有望在腔長鎖定之后的好腔激光的基礎上進一步壓窄.目前兩套雙波長系統的1470nm鐘激光拍頻線寬受限于兩個諧振腔腔長的相對抖動,為了抑制共模噪聲對鐘激光拍頻信號的影響,并驗證采用PDH穩頻技術實現腔長鎖定的可行性,本文利用相位鎖定技術同步兩套雙波長好壞腔系統的諧振腔腔長,從而消除腔長共模噪聲對鐘激光拍頻線寬的影響,進而分析除剩余腔牽引效應以外的其他因素對1470nm主動光頻標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