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盡管過去和現在埃及人都盡力控制河水以及開發水利工程,但被謄為“尼羅河的禮物”的埃及仍易道受洪水泛濫和干旱。上個世紀,在埃及和蘇丹兩國修建了一些年調節水庫大壩,長年灌溉系統成功地取代了過時的灌溉系統,滿足了兩國人民的需要。而大部分洪水則通過河口流入大海。五十年代埃及人口激增,急需攔蓄豐水年洪水以備枯水年用。埃及決定修建一座綜合利用大壩,具有防洪、優化水資源管理、開發和擴大農耕面積、增加產量、避免嚴重旱災、發電和改善航運條件的作用。政府、設計者、工程的反對者和支持者以及當地的、國外的和國際機構都對阿斯旺高壩的影響作了許多研究。在這些問題中,移民安置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由于國際間的相互合作,成功地保護了各種歷史遺跡。大壩建成三十年來,該工程達到了所有的目標。在河水流量低的幾年,它使國家免于干旱,安全度過五次特大洪水。農業開發面積超過計劃面積。在電廠運行的初期階段,發電量達到需電量的75%,大大促進了重工業和鄉村電氣化的發展。該工程的負面影響是早期研究的課題。這些年的運行證明對負面影響考慮得大嚴重了。水庫淤積、對下游河床沖刷以及對三角洲岸邊的侵蝕都通過來取措施得到減輕。滲漏和蒸發損失在估計值以內。對淤泥的營養價值一直存在爭議。不管怎樣,由于合理管理水資源,及時利用水資源,因而農作物產量增加了。修建該壩獲得了許多社會、文化和經濟效益。修壩帶來的一些環境問題得到了處理和控制。本文闡明了上述問題,為需要筑壩的發展中國家提供借鑒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