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虛擬資本的價值估算、網絡經濟的價值溢出和自然資源的價值度量等社會經濟實踐中的焦點問題,都已經超出了經典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的研究范疇,如若我們仍將這些問題排除在價值范圍以外,忽略其在經濟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則無法更好地探究經濟可持續發展、新形式經濟危機等一系列影響人類生存發展的重大課題.本文將馬克思的價值范疇界定為勞動價值,將非生產性的或非勞動產品的價值界定為虛擬價值,勞動價值和虛擬價值同屬于廣義價值范疇.結合現今虛擬經濟的新特征,將虛擬價值分為以虛擬資本為依托、以網絡技術為載體和以自然條件為基礎的三大類別.盡管這三類虛擬價值有統一的定價模型,但是以虛擬資本為代表的虛擬價值通過未來性表現其虛擬性,以網絡產品為代表的虛擬價值通過復制性、規模性和共享性反映其虛擬性,以自然資源為代表的虛擬價值則通過稀缺性和壟斷性體現其虛擬性,因此,這三者的具體定價模型各有側重.虛擬價值理論范疇還為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提供了關聯路徑,且虛擬資本、網絡經濟和自然資源正是當下這一路徑的三大主要通道,這為如何平衡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之間的發展提供了著力點.由于不同虛擬經濟部門在社會生產過程中的功能有別,引入不同類別虛擬價值的再生產模型也存在諸多差異,這不僅為馬克思主義宏觀經濟模型的構建提供了理論基礎,也擴展了馬克思的再生產理論模型.此外,運用相關數據對這三大類虛擬價值的現實情況進行經驗分析,發現現實經濟條件下虛擬價值的定價存在偏離,引入虛擬價值的再生產平衡條件也未能得到滿足.可見,虛擬價值理論范疇不僅可以合理解釋和預防新形式經濟危機,還能夠為虛擬經濟的良性健康發展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