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近代中國民族主義思潮的涌動與"國族"的建構,知識分子開始重構"中華民族的歷史".中國傳統法制領域的"中華法系"便由此而來.及至20世紀20_40年代,法史學界已基本接受"中華法系"等話語.作為一種應對西方侵略的文化手段,"中華法系"以現代法學形式將中國傳統法制囊括進來,又將近代中國的民族主義、意識形態及其它復雜因素融入其中,勢必包含著時代的悖論:知識內容是中土的、古老的.卻隱藏著西方的、現代的法理觀念與結構體系.近人對中國傳統法制進行"中華民族"化的歷史敘述,無疑旨在為中國爭取在世界法學中的一席之地,樹立民族自信心,卻不自覺地陷入西方的話語邏輯之中.揭橥"中華法系"是以強調民族性為基調,卻不得不面對世界潮流,這就包含著民族性與世界性的內在張力.研究與闡發"中華法系"本是知識界的學術問題,卻要統撮在三民主義的指導之下,這就隱含著民主、法治與訓政、"黨治"的內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