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80歲以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內生存情況及危險因素.方法:連續納入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心血管內科收治的80歲以上的138例AMI患者,分析該人群的一般狀況、病史、實驗室檢查、診斷、治療、院內生存情況及相關危險因素. 結果:患者平均年齡為(84.97±3.52)歲;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占73.19%,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占26.81%;53例(38.41%)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其余接受藥物保守治療,NSTEMI患者選擇藥物保守治療的比例顯著高于STEMI患者(P<0.001).33例住院期間死亡,院內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趨勢.根據患者院內存活情況,將患者分為院內死亡組(n=33)和院內存活組(n=105),院內死亡組STEMI比例、Killip分級≥3級比例、中性粒細胞數、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水平顯著高于院內存活組,而PCI治療比例則顯著低于院內存活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Killip分級≥3級(OR=3.038,P=0.009)和STEMI(OR=6.854,P=0.002)是80歲以上AMI患者院內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而PCI治療是其保護因素(OR=0.060,P<0.001). 結論:80歲以上AMI患者NSTEMI占多數,合并癥多,PCI治療率低,院內病死率高,預后較差,AMI嚴重程度與心功能差是患者院內死亡的重要危險因素,而PCI治療是其保護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