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文期刊>美與時代(下旬刊) >論李贄'童心說'的進步意義和歷史局限

論李贄'童心說'的進步意義和歷史局限

摘要

@@ 1602年,李贄這位"異端之尤"終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明"而獲罪,慘死于獄中.此時,已經苦心經營了數百年的明王朝和它曾經極力維持的封建制度正在走向衰落.與政治上的衰敗狀況相適應,在意識形態領域,明王朝施行了嚴酷的專制統治.程朱理學由于對孔孟之道進行了充實加工,更加適合日益腐朽的地主階級統治的需要,成為該時期的官方哲學.所謂"存天理,滅人欲"在理學家那里,只有代表了綱常名教和封建等級制度的"天理"才是人人必須遵守的"至善"與"永恒";而"人欲"則是"罪惡"和"危險"

著錄項

  • 來源
    《美與時代(下旬刊)》|2010年第7期|32-34|共3頁
  • 作者

    汪文忠;

  • 作者單位

    合肥學院中文系;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語種 chi
  • 中圖分類
  • 關鍵詞

  • 入庫時間 2023-07-25 10:15:50

相似文獻

  • 中文文獻
  • 外文文獻
獲取原文

客服郵箱:[email protected]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9741號 ICP備案號:京ICP備15016152號-6 六維聯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務號

澳门三肖三码期期准精选反板块